談到諮商所的演練時,想必讓許多人感到苦惱,特別是未接觸過諮商的非本科系生,這裡就來跟大家談談15-20分鐘的諮商演練,到底該怎麼做?
同時也推薦大家親自嘗試進行正式諮商,親身體會過諮商,你才更能理解諮商過程中,身為當事人的感受唷!
我將諮商演練分成四個部分:
一、自我介紹
二、知後同意
三、晤談
四、小總結
以下分別就這四個部分,做更詳盡的說明!

一、自我介紹
這部分很短,頂多20秒的長度,讓對方瞭解如何稱呼你,同時也藉由詢問個案的稱呼,建立基本關係,傳達出你的親切與尊重。
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,修改以下範例:
「你好,我是鄧善庭心理師,你可以稱呼我為鄧心理師或鄧老師,請問我可以怎麼稱呼你呢?」
二、知後同意
知後同意是讓個案瞭解諮商中的權利與義務,通常在正式諮商中會有影印好的A4紙,詳細說明諮商時間、請假、保密等議題(範例可看:諮商不可怕!諮商師帶你看諮商流程一文),但演練不會有這麼長的時間,這部分僅會簡單帶過,讓考官知道你瞭解知後同意的重要與必要性。
這一部份會帶出諮商時間及保密議題,通常我會這樣說:
「我們這次的初談會有15分鐘的時間,希望可以瞭解你來談的原因。在此之前,想跟你說明你在諮商中的權益,我們的晤談會保密,你可以放心地談,但倘若談話內容涉及法律議題,如:家暴、性侵等,或有關自傷傷人等意圖時,為了更好的幫助及保護你,我需要通報相關單位,包含我的主管、你的家人及可以給你協助的相關單位,這點要請你多注意。」
我會假設演練對象是第一次前來,且此次15分鐘的晤談是初談,目的在於瞭解他前來的原因與動機。這部分你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如此假設,也有人不會多加這個設定,而是直接說明知後同意,我認為都可以,你可以自己決定怎樣的說明,你會比較順暢。
三、晤談
接下來才是重頭戲!15分鐘的晤談,至少會有10分鐘都是你與個案的晤談,許多人最焦慮的也是這部分,由於每個個案的議題不同,到底有什麼可供參考的指引?
其實很難、但也很簡單。
你要做的不是幫助個案解決問題。
而是以下三點:
- 真誠一致
- 無條件正向關懷
- 正確的同理性瞭解
若以諮商技巧來說,你需要運用的技巧有:
傾聽、同理、開放式問句。
沒了。
你真的不需要運用什麼高深的技巧,也不需要展現過人的問題解決能力,15分鐘能展現的,就是你身為諮商師該具備的真誠態度與積極關注。
That’s all.
不過為了讓你看完不會想揍我,我還是稍微說說這些部分該怎麼運用吧。
我先說明你要達成的兩個目標:
(一)與個案建立關係
(二)基本概念化個案狀態(聽懂個案想跟你說什麼、知道自己在幹嘛)
Rogers的三大助人者態度就是在協助你達成(一),你能不能在短時間內,透過眼神接觸、溫和的語調與積極關注,讓個案及考官瞭解你能夠聽懂個案的話、能夠貼近個案的感受,並讓個案「願意」跟你述說他難以啟齒的困擾。
(二)的部分則是你必須要知道「你在幹嘛」,你是否能覺察自己的這個回應,是為了什麼目的?你是否能後設自己的介入,帶給個案什麼反應?
例如:
CL:「我就是覺得我媽很煩阿,真的是很受不了她!」
請你先想一想,你會怎麼回應?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想好了嗎?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│
「你對媽媽感到很煩躁。」
「我不太確定你和媽媽發生什麼事,可以舉個例子嗎?」
「生活中還有其他人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嗎?」
還有很多不同的回應,以上僅簡單列出三個,你認為這三種回應的目的是什麼?會對個案帶來什麼不同的反應?你的意圖是什麼?
「你對媽媽感到很煩躁。」→同理個案感受,建立關係。
「我不太確定你和媽媽發生什麼事,可以舉個例子嗎?」→加深個案對「母親」議題的述說,瞭解當中發生的前因後果。
「生活中還有其他人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嗎?」→加廣個案生活的其他面向,瞭解他身邊是否還有其他壓力源。
注意到嗎?不同的回應其實帶著諮商師不同的諮商意圖,而你需要知道「你想幹嘛」。
因為演練結束後,考官通常會問你以下問題:
「你在過程中做了什麼?」
「你會怎麼看個案的狀況?」
「若未來要繼續諮商,你的治療方向是什麼?」
最好的方法就是錄音,重複檢視自己的回應、諮商意圖,或者找個較資深的老師協助你修正囉!
四、小總結
通常演練結束前1分鐘會響鈴,這時候你就該結束,做個總結了。
「因為時間差不多了,我為這次的晤談做個總結,你提到…。我們今天諮商就到這,謝謝。」
其實就是簡略地將個案剛剛談到的事情做個摘要,如果你有想法,也可以簡單地講講下一次或未來的晤談,會朝向哪個方向。
例如:
「或許下一次我們可以繼續談談你和媽媽的關係。」
大概是這樣。
結語
我盡量為每一個步驟都示範簡單的例子,你當然可以依據個人習慣做修改,希望這樣的方式能給你一點指引,讓你對諮商演練有更清楚的認識唷!
祝福你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、獲取理想的職位!
任何疑惑歡迎流言與我討論!
文章很好,淺顯易懂
讚讚
我想成為一位諮商師 ,可是我不是本科生,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可以像妳一樣
讚讚
其實很多非本科生走向諮商這條路唷!我當初讀諮商研究所時,班上大概一半的學生都不是本科生,非本科生在不同領域有了不一樣的視野、見識,我覺得反而對於諮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呢!
讚讚